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史话沽源 >

沽源草原的游牧文化(8)

时间: 2017-11-10 10:13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贾富海 点击:

  (二)牧业技术
  牧业技术的掌握,是牧业文明的重要标志。内蒙古阴山岩画中有这样一幅岩画。左边有一只怀孕的母羊,母羊的腹部向下垂着,中间有一只公羊,旁边站着一个人,似在操作着什么。右边的岩画是一匹健壮的马,生殖器官非常突出,而另一匹马的腹部朝上,似乎与公马性交,在旁边站着一个牧人,牧人的样子似在操作着什么,这不是一幅训马图,而是一幅培育良种的图画。在长期的牧业实践中,牧人已经掌握了选种、配种,培育新的家畜良种。古代的匈奴就是最早培育骡子的民族,匈奴还培育出很多新的马种。
  在长期的牧业生涯中,牧人还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牧业的技术和方法,其中主要包括:给牲畜印记,古代的游牧部落为了与其它部落相区别,都要给本部落的马、牛、羊、驼打上印记。只要看到印记就可以识别民族,成书11世纪的《突厥语词典》记载了古代乌古斯部落的22个印记。牲畜的印记最初是为了识别民族财产,私有制产生后,成为识别个人财产的标志。据《唐会要诸番事印》记载:北方游牧民族使用的马印模式有35种之多。在70年代沽源境内农村为牲畜打印的习俗仍还存在。
  农业丰收的标志是五谷丰登,畜牧收获的标志是五畜兴旺,牲畜繁殖要选种配种。马在三、四岁时开始选种,牛一般在二岁时选种(主要选公畜),牧人早就掌握了控制繁殖的技术。成吉思汗在1189年建京所任用的人员中,即有善于放骟马的,也有专门放母马的。羊也施行去势术,以壮羊繁殖,以羯羊食用或贸易。传统的去势术有火骟法、水骟法、夹骟法等。
  与农业的收获不同,过去在沽源草原生活的牧人是很忙的,剪羊毛的季节是非常繁忙的,一年剪一次,时间在五、六月份,夏秋两季是产奶的季节,母牛、母羊每天可挤一次、两次,甚至三次。
  (三)马的驯养
  游牧民族被称为马上的民族,马在牧业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一马是游牧民族财富的积累。《辽史食货志》中说:“契丹旧俗,其富以马”,述律皇后(太祖阿保机之妻)也说“吾有西楼羊马之富,其乐不可胜穷”。在五畜中马排在第一位,成为游牧民族富庶的标志。其二马在交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没有马,牧人就没有脚。其三马在战争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了骑马术,才有了真正的骑士,才有了游牧民族的腾飞。牧人对马的驯养主要是体现在马具上,除此之外是驯养“杆子马”。牧人套马是必不可少的技术,这种套马技术的基础,就是得心应手的“杆子马”。在岩画上,刻有多幅驯马图和套马图。在匈奴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马具,如马衔、马鞍、马蹬、马鞭等,这都说明,牧人驯马、养马在古代匈奴时就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不同称谓的民族部落涌进沽源草原之后,大批的马群大多都在闪电河、长梁一带放牧,特别是到了清代,闪电河和高山堡一带都成为满族人的御马场,并有多种马群(马群已成为一种区划管理建置),如黄马群、红马群。紧邻沽源草原的内蒙古太仆寺旗就是专门管理驯养马的机构。
  沽源草原的东南部,现在的闪电河以南达长梁、丰源店一带的山地、半山地草原是古代游牧民族牧马的地方,也是驯养战争马队的主要基地。在老掌沟内曾出土过大量的马骨、马具。乌桓、鲜卑人、蒙古人在这里养马最多。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