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大二号 >

大二号民俗文化的发展与变迁

时间: 2017-11-01 08:52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王旭东 点击:
  大二号,一个有着百年历史的老镇。是一个多元文化的融合载体。这一融合体随着历史的进步和人们社会实践活动的日益递进和广泛。多元的文化形态不断地变异和整合,在仍保留着多元的基调上,又彰显着较为统一的独特性。构成了沽源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版块,是坝上草原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形成这一文化版块的重要因素,主要是在于地域的特殊性,历史的悠久性,介入的民族性和自觉的兼容性。
  民俗文化离不开地域,从地理上看,大二号北靠内蒙古,东临丰宁满族自治县,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民族机构是大二号多元文化的基础。在这里,汉、回、蒙、满几个民族长期和谐的生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生活在这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大二号人文的多元化,造成了民俗文化的多多元性。这样来看,大二号文化风俗的发展变迁就不是一个村镇民俗的变迁,而是伴随着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移民风俗文化,在长期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的过程。
  早期大二号居民的构成是大二号早期民俗文化雏形的基础,多种类型民俗文化并存是其显著的特点。民俗离不开民,所以谈起民俗我们必须要说说大二号历史上居民组成的变迁。
  从大二号庙宇碑刻的记载来看,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庙宇建成的年份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我们基本得出结论,那个年代或者更早的年代,大二号已经有了固定的居民。而从我们走访的调查表明,任作贵老师的祖上是有家谱记载和其他一些家族的记载来看,最早的居民大概在清雍正后期,而大二号居民的大规模定居,还得从嘉庆年间(1796-1830)说起。清朝政府为开辟内地与蒙古族进一步通商。在蒙、汉交界地区先后建立了一些集镇。而大二号北靠多伦,距90公里;东南是大滩镇,不足30公里。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在蒙古草原到北京通商道路之一的(蒙古草原经阿巴嘎穿越浑善达克沙漠,过多伦诺尔、沽源、独石口到北京)张库大道上,因而集镇贸易日渐兴盛起来。集镇贸易的兴盛,吸引了来自各地各族移民的迁入。
  据大二号任家后人证实,在这乾隆时期,任家祖辈便从山西迁移的大二号。而据其后人的回忆,山西的商人和逃荒者是大二号居民的主体之一。另外从承德、直隶等地迁移过来,甚至还有关东的迁移者不断的到来。而回族人迁到大二号,多为山东回族人,部分为河北沧州等地回族人。这些人多为商人或工匠。从大二号回族八大商铺可以看出,他们多都继承了先辈的职业。
  这样,早期的大二号的居民基本完成其居民构成的雏形。由于居民组成的多样性,他们都把当地的民俗文化带到了大二号。这样早期的大二号的民俗文化雏形也就形成了。其文化结构单元为:蒙古民俗文化、满族民俗文化、回族民俗文化、三晋民俗文化,直隶文化。这个时期多种民俗类型文化并存。具有争奇斗艳之势。
  内蒙古的蒙古人,也就是我们说的蒙古族。蒙古族生活在蒙古草原,生性粗犷豁达。他们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文化,笔者把蒙古族人迎宾、待客、饮食、服饰、住房、婚嫁、丧葬等各方面的民俗文化定义成内蒙古民俗文化。其具有代表性的是住蒙古包,吃奶制品,有抢婚的婚俗,传统民俗表演形式有长调、呼麦等。笔者认为,大二号地区在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号子,就有蒙古长调的元素在内。
  关东满族民俗文,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民族,也是一个富取博收外来文化并善于融汇创新的民族。满族的风俗习惯很有特点。其具有代表性的标志有旗袍、马褂等传统服饰;饮食方面沙琪玛、猪肉炖粉条,还有大二号的大秧歌就具典型的关东文化元素。
  三晋民俗文化,在大二号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对于武财神的信奉,在民俗表演等方面的晋剧等都是三晋民俗文化的典型符号。
  泛北京地区民俗文化,笔者把北京及清朝时期的直隶地区,包括现河北省环绕京津的广大区域概括在一起,他们在民俗等方面具有相似性。所以我把他定义为泛北京地区。这一区域的民俗文化叫做泛北京地区民俗文化。具有典型代表的有老北京的糖葫芦、小商贩的叫卖声调,蔚县的剪纸,还有唐山一带的评戏等,都在大二号有所表现。
  商业的繁荣,客流量的加大造成了当地流动居民的增多。这样,各个区域类型的民俗文化又不同程度的渗透到大二号。多种民俗文化并存,造成了当时大二号民俗的多样性。而经过一个百年的历史时期,因为不同年代不同的特定历史条件,大二号的民俗也经过了一系列的变化过程。
  大二号商业繁荣时期,也正是上文所提到的早期大二号。由于居民的地域多样性,造成了民俗的多样化,使大二号的民俗文化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势。各式各样的民俗习惯、民俗文艺并存……传统民俗的祭祀、婚庆、丧葬、庆典、民俗表演,各式各样,各有不同。按照现在的说法,是一个传统民俗文化大爆发、大繁荣的时代。另一方面,各地民俗的不同又造成很多差异性冲突。由于民族、信仰、生活方方面面的不同,让不同类型的民俗文化不可避免的发生冲突。冲突其实也是一种民俗文化交往、交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不符合时代要求,不被大多数人接受的逐渐的消失,而那些具有生命力的被接受、吸纳、乃至进一步的发展。
  在大二号最具有典型意义的就是丧葬习俗,在丧葬习俗上大二号无论汉族还是回族,无论满族还是蒙族,都强调丧葬的节俭。这和沽源除二道渠和闪电河两个乡之外的其他各乡都有区别,不请鼓将,不收钱礼,一般不大搞宴席。回族最强调丧葬的节俭。在这一点上笔者曾经采访过大二号90多岁高龄的张昌俊老人,老人说,大二号各族人民丧葬习俗节俭的特点的确是吸收了回族人丧葬节俭的习俗。而笔者调查和参加的葬礼来看,大二号汉族的丧葬过程和习俗又与满族传统的丧葬习俗极为相似。这说明,大二号的丧葬习俗是和满族丧葬习俗有着很大的关联的。
  是什么造成了这种融合呢?笔者曾不止一次的发问。在我看来,通婚、日常生活的影响等都是造成这种融合的原因。比如说两个来自不同地方的男女通婚,他们在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会有所差异,但是生活在一个家庭中不得不有所选择和抛弃。另外在日常生活中,有各种不同民俗的人在交往中必然会有差异,那么他们为了和谐相处,为了不造成矛盾等种种原因,就会追求同一性。就这样,被大部分人摈弃的逐步消失,而被大部分人接受的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就这样,由于各种社会交往过程中民俗差异性的冲突,在不断的交往和交流中,去糟粕留精华,基本完成了初步的融合。
  大二号商业凋零,逐步由开放的商业和农牧业并存的集镇转变成封闭的农牧业村镇。同时,由于村镇的相对封闭,对外交流日益减少,商业店铺的消失导致了流动性居民的减少,从而导致了多样化民俗类型转向了单一化、一致化。相对于商业繁荣期,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因素多种传统民俗性的表演、祭祀、庆典等活动的消失,让大二号相对丰富的民俗文化衰落。
  但是,回族作为大二号这个民族乡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却自始至终都保持这民俗文化的稳定性。
  回族,因其特有的民族宗教信仰,一直以来都保持着其民族特性。其主要民俗文化一直保持至今,尤其在饮食风俗和丧葬风俗方面一直保持着伊斯兰教义规定,从未改变。
  在早期的大二号,回族人保持着其特有的文化风俗。虽然在语言上,基本以汉语为主。但是在一些宗教仪式等方面依然会用到阿拉伯语或者波斯语。对于婚嫁也有着严格的要求。一般本族男子可以娶其他民族女子,但本民族女子是不得嫁汉族男子。但是当代回族人在婚嫁等风俗习惯上,却没有了以前严格,回汉通婚越来越多,在婚嫁迎娶的风俗上日渐和汉族接近。笔者在与回族小姑娘李婧的交流中得知,现在回族与回族之间的婚姻,有时按老风俗来办,但是一些年轻人却按时下的习惯操办婚礼了。尤其是在回族与汉族通婚的婚礼上,很少按回族老礼来严格要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大二号的婚嫁迎娶更是吸收了西方婚礼仪式,与时代俱进。呈现出了婚嫁风俗总体的一致性和细节的多样性。以点见面,总得来看,各方各面回族、满族、蒙古族都逐步与汉族风俗相融合。失去了其本来具有特征。尤其是文革时期,由于某种原因当地的满族、蒙族在户籍上基本消失。虽然在文革结束后,少数蒙族与满族恢复了其在户籍上的民族成分,但蒙满民俗典型特征在大二号融入到汉族风俗文化中。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逐步变得富裕开放。先进的媒体传播,让大二号的人民眼界更加开阔,对于文化的吸收更加丰富。逐步吸收中国各地区,甚至是世界上时尚的民俗。比如说,在婚俗方面,年轻人有的选择传统的汉族婚俗,有的则选择少数民俗婚俗,而更多的选择了中西合璧的新型婚俗。在民俗方面,不单单逐步的对传统民俗进行拾遗保护,甚至在旅游产业方面加入了传统民俗文化表演的元素。不但令大二号民俗文化有了全面复苏的趋势,更是让人看到了大二号民俗对外展示的希望。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