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郑志刚
追梦的人——记沽源县造林功臣李宝金(上)
时间:2024-03-26   作者:郑志刚   来源:未知   点击:


25年后李宝金再回工作过的地方看造林成果
 
  引 子
  每当回到故乡,看到原野之上郁郁葱葱的树木;每当走到“天路”之上,看到那翻滚的“林海”掀起片片松柏的浪,我就想到了李宝金。他是一个追梦的人,他的梦斑斓执着;他是一个要让沽源荒凉的大地和大马群山脉变绿的人,“绿”成了他的信念,这个人一旦信念萌生,就不会改变,就不会放弃,哪怕前面是高山、沟壑他都不停下自己的脚步——攀高山,跨沟壑!他一生只有一个追求,这追求更执着,那就是要绿了大地,绿了山川,绿了他自己的梦。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一位怀揣着梦想的年轻人,从燕山脚下的黄村林校即现今的河北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北坝上的沽源县。县人事部门将小伙子分配到农林部门,时间不长农林局又将刚毕业的他分到该县黄盖淖公社的社办林场。
  小伙子不是本地人,原籍河北张家口怀安县曹家庄人。父母双亲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五,上面三个哥哥,一个姐姐,最小的是妹妹。解放前后正是国家最为困难的时期,人们缺吃少穿,面黄肌瘦个子小。而他们兄弟姐妹虽肌瘦面黄,却都是高高的个子。尤其是我笔下的主人公,竟有一米八三的样子。小伙子不仅个高,脸还略长。大大的眼睛很有神气,长腿大脚,长长的胳膊,大手。再加上干瘦干瘦的身材,更显突出,与众不同。
  黄盖淖林场隶属于公社管辖,叫的是林场,而林场的名字刚起,场房也是刚刚盖起了五间土坯房,两间用于做饭、吃饭的伙房,一间用于存放人们干活所用的铁锹、镐头、绳子等工具,所剩的掏空的两大间就是这个刚来的小伙子及当地来场干活的农民们的宿舍,他们十多个大男人就挤在这个宿舍的大通铺上。
  通铺是北方人特有的土炕,土炕的长度可长可短,可宽可窄,根据房间的大小和房间的数量而定,宽度大约都是五尺多一点。而这个一米八三的小伙子睡在上面,腿要伸展的话,枕头就没处放了,往往还要掉在地下。聪明的小伙子想到晚上用木凳放到炕边,枕头再放到木凳上,这样才解决了个大腿长炕短的问题。
 


沽源县昔日大黄风
 
  小伙子刚到林场时间不长,坝上的冬天来临了。呼呼的西北风从西伯利亚毫无遮拦地侵袭着这里的一切。如果不是寒冷的冬日,冰天雪地,恨不得将地球刮出条条深沟,甚至将尘土卷向另一个星球。坝上的冬天从当年的十月中旬露头到来年的五月才扫尾,头尾相携半年之久。特别是数九寒天,气温能到零下三十多度,“滴水能成冰,野地躺下冻死人。”这是当地的真实写照。这个小伙子虽聪明,但他并不了解坝上冬天的厉害,他低估了寒冷刺骨的无情。没有厚棉袄,没有厚棉裤的他被冻得浑身哆嗦,瑟瑟发抖。还是公社书记李炎心疼他,动员人们捐献羊皮,为其做皮袄皮裤。
  初建的林场面对滴水成冰的冬天,没有烤火的设备,人们取暖仅靠那一盘火炕和泥捏的火盆。十多人从野外勘察回来,轮流到火炕上热屁股取暖,到那唯一的火盆边烤烤早已冻僵的手。
 


沽源县昔日白毛风
 
  冬日漫天的大雪还未退去,如针如刺的春风携带着黄沙铺天盖地紧随而至。黄沙刮得天昏地暗,能把播下的种子刮出,能把夜行的人们刮得迷失方向。有的还是身强体壮的大汉被大风刮走,误进他乡他村。大作家浩然曾到坝上观光,去到沽源写过一篇文章《绿色行》,此文就发表在“人民日报”副刊上。他在文章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意是一老农在种地时将摽犁耳的一根小木棍掉到犁沟里,眨眼的功夫就被滚滚的黄沙埋掉了。为了能正常播种,生产队长动员全生产队的社员来找这一木棍,结果人们还是扫兴而回。最后还是一个聪明的年轻人从家里拿来一根吃饭的筷子,将犁耳摽住,才解决了这不大不小的事故。作家笔下的故事道出了坝上风沙之大,又缺乏树木的现实。我想,作家并不是虚构,当时的确能发生这样的事情。我的家乡,我出生的村庄就叫“一棵树”村,况且这棵树还是天然的一棵小榆树。即使到了八十年代,人们盖房不仅所用椽檩要到几百里外的承德和坝下的赤城县去买,就连如同筷子粗细的笘子也要到外地去弄。
  面对如此恶劣的环境与自然条件,人们抗争过,人们遐想过,人们奋斗过。平地起土,加柴加水叠起道道人高土墙,然而它却没有挡住风,也没有固住沙,风吹雨淋,也被大风刮光。一次次的探索,又一次次的失望,勤劳的坝上人,尤其是坝上沽源人做梦都想挡住风,固住沙,让三千多平方公里,幅员辽阔的家乡的土地变绿,不再荒凉。像江南和风细雨,轻风拂面岸柳绿。黄盖淖林场来的这个小伙子就是我们家乡绿化大地的追梦人,他的名字叫一一李宝金。



规划农田林网

  初战告捷
  李宝金到黄盖淖公社担任林业技术员,正是沽源县决定在黄盖淖公社建设农田林网,公社书记李炎将规划设计交给了他。这一任务给这个刚刚毕业的中专生提供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舞台与施展本领的机会。李宝金深知这一任务的艰巨,责任的重大,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黄盖淖公社位于沽源县正西稍偏南一点,与内蒙古接壤。地势平坦,近二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不但没有大山,就连坝上司空见惯的脑包也没有,坝上“著名千古”的“白毛风”、“大黄风”的西北风简直就是进入无人之境,肆无忌惮地侵蚀着这里本就贫瘠的土地,有的年份直接刮出犁底,播进去的种子也随着大风“旅游”去了。就是这样的恶劣自然环境,要改变就得种树。身为规划设计负责人的李宝金,带领着他的三个兵身背罗盘仪,肩扛塔尺、标杆,手拿绳子、皮尺,铁锹开始了日复一日的测绘工作。
  他们早出晚归,爬坡上鿄,过滩涉水,历时一月竟步行850公里,测量了全公社29万亩农田。规划出主林带42条,副林带36条。
  外业结束后,夜以继日地汇总、绘制图表,又经过半月多的鏖战,一幅黄盖淖农田林网的宏伟蓝图摆在了公社书记李炎的面前。他在规划报告中,明确提出了黄盖淖公社农田基本建设的路子是“林先上,水大搞,土肥种要配套”。
  林带标准是:每条主带之间间隔250米,副带每条间隔500米,共设计主副林带78条。公社党委批准了这一规划,于是黄盖淖公社一场声势浩大,有计划,有步骤,长达数年的农田林网造林战役打响了。
  造林工地人山人海,往往都是日有千人以上,确保造林质量和成活率是最为关键的问题。经过苦思冥想,李宝金选择了“塔式”的监督检查办法,既公社包村干部、大队干部、生产队长、小组长四级监督检查办法。作为公社林业技术的负责人,李宝金除了狠抓塔式管理外,还得在造林现场对这“四级”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对造林中发现的问题及时纠正,对好的经验及时召开现场会进行推广。由于措施严格,方法得当,再加上死把硬拧,咬住质量不放松,尽管人们没经验,也确保了造林质量。造林中,公社副主任王纪带队,采用拖拉机挖沟,人工插扦的办法进行。后来,李宝金的工作单位虽多次变更,不论走到哪里,仍把这“塔式”的监督检查办法及其施工方法带到哪里。
  6年的艰苦奋战,公社29万亩耕地全部实现了农田林网化,成为全县第一个林网达标公社。也成为张家口地区农田林网建设的典范。原来的无树村变成了有林村,如王二营村改为“林源”村,双爱堂村改为“林网”村,一直延用到现在。


李宝金与请来的旋窑师傅合影
 
  在农田林网建设过程中,公社还交给了李宝金一项艰巨的任务,协助张玉宝场长建设管理公社千亩林场,后来还让他亲兼场长。他们把20多名知识青年紧紧团结在一起,白手起家,艰苦创业。没有住房,他们就从盐碱地里挖草坯子建干打垒的土窑子住;没有树苗,他们就在盐碱滩上客土建苗圃,自己解决树苗;还引进372种杨树品种,在标本园定植实验,选出适合本地生长的树种来。在短短的几年里基本实现了粮、油、菜、经费自给,成为全张家口地区社办林场的样板。
  前几年,我曾两次去过黄盖淖林场,昔日的土窑子,虽然已成为废墟,取而代之的是古今合壁的四合院。我望着育苖之地一片片樟子松,一畦畦云杉小树苗,若有所思。场长仿佛看出了我的心思,向我介绍道,这是面对几十年前营造的“三北”防护林严重退化问题而新培育的“长绿”树种。看到昔日的林场焕发着新的生机,心里非常激动,油然升起对现任场长的敬佩之情。林场完整的结构与轮廓依在。尤其是千亩郁郁葱葱的树木蔚为壮观。我漫步于林荫小道之上,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仿佛见到昔日的荒凉和建设者们干瘦干瘦的身影。
 


黄盖淖乡农田林网
 
  现在,当你站在黄盖淖镇沿道沟山上的纪念亭前,镶嵌在广袤大地上的绿色网格尽收眼底:林成网、田成方,那整齐的农田林网,犹如一个个绿色方阵,给你以无限的遐想。山梁上还矗立着一块纪念碑,碑上赫然写了两行大字“受益不忘前人业,今立功碑记前人”。我望着碑文,默默地诵了一首顺口溜“农字成田林是网,农田林网四季忙。冬春两季风沙阻,夏秋之时遮骄阳。〞
  1989年,时任副总理视察沽源时,曾登上此山,看到农田林网,农田林网保护下的一派生机的农田,非常高兴,对在场的干部说“不简单”,并要求在冀蒙边界建设一条“绿化带”,后经国家八部委实地调研,实施了以林为主的坝上生态工程。
  李宝金到黄盖淖公社工作的第三个年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过了三年,他被破格提拔为白土窑公社党委副书记、公社革委会副主任。他满怀信心地踏上了新的征程。
 
  永往直前
  从照片上看,我笔下的主人公衣着褴褛,缀满补丁。我想这不是故弄玄虚装出来的,而是当时的实情实景。一个出生于怀安县穷乡僻壤的一个小农村,且姊妹6人的家庭,窘境显而易见。在外读书的他,每周只能吃上一次白面,也要将馒头带回家里给他的父母。放学回家的路上常常到地里捡冻山药(土豆)充饥。贫寒的家庭,从小养成不吸烟,不沾酒的毛病。来到沽源时间不长结婚成家,农村媳妇接二连三生了三个儿子,一月30几元工资的他,养活五口人,还要照顾双亲,经济拮据可想而知。
 


白土窑乡农田林网
 
  白土窑公社位于县城正西,西与黄盖淖、南与西辛营两公社为邻。走马上任的李宝金主抓林业工作,这也是县领导调他到白土窑公社的意图。经公社党委研究决定:由副书记、革委会主任李守忠带队,副书记李宝金、副主任李树参加的造林绿化领导小组。“三李”各负其责,李守忠抓全面还负责生活,李树负责拖拉机翻地,李宝金主要负责造林规划设计及造林中的技术工作。他们在国恒书记的大力支持下,大刀阔斧开展工作,半月时间走完了14个行政村,40多个自然村。参照黄盖淖经验,本着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指导思想,根据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在黄盖淖林网村对农田防护林防风作用几年调查的结果及科学研究的结论,李宝金对白土窑公社营造农田林网,提出“小网格、窄林带、宽行距、密株距、杨榆混交,乔灌结合”的林业建设方案。他的这一规划方案,得到公社党委的同意。公社党委同意后,他带领林业技术及测绘人员5人,一个行政村一个行政村地测,一个自然村一个自然村地量,经过两个多月的野外作业,又勾勒出一幅农田林网化蓝图。在34万亩农田里营造农田防护林,一场声势浩大,全民动手的农田林网造林大会战打响了。经过两年多的会战,他们所制定的蓝图“小网格、窄林带、宽行距、密株距、杨榆混交、乔灌结合”的农田林网,奇迹般地织就在白土窑公社34万亩农田上,又为全县农田林网建设闯出了一条新路。1992年时任副总理再次视察沽源生态工程时,站在白土窑乡芦草村的山上讲道:“生态工程的方向是正确的,路子是对的,应坚持下去”。



白土窑乡农田林网
 
  十多年前,我也寻着领导人的足迹登上了芦草村的山上。登高望远,第一次真正感觉到我的故乡,我出生的地方,我从小劳动的田野是如此的漂亮,心里常常为之而骄傲。那纵横交错的绿色林网及其掩映下的一块块麦田,真是如诗如画。这幅大型巨画就挂在县宾馆的大厅、众多会议室的墙上。
  造林出了名的李宝金,颇受县委领导的赏识,1976年,县委决定任命李宝金同志为西辛营公社党委书记。当时他的年龄才29岁,是全县最年轻的公社党委书记。县委主要领导找其谈话交待到,到西辛营公社主要抓好两件事:一是抓农业,建设稳产高产田;二是继续抓好林业,与白土窑、黄盖淖两公社的林网连成片,改变当地的自然面貌。



1996年9月14日时任市委书记杨德庆视察农田林网
 
  西辛营公社不同于黄盖淖、白土窑两公社,它的自然特点属于丘陵山区,山多沟多平地少,林少水少,水土流失严重。身为一方的最高官员,他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他到任后,仍将林业做为他工作的主攻方向与突破口,他亲自带领革委会主任张兴旺,副书记、副主任张振声、常森林、王进义及林业技术员等一班人马走遍了全公社21个行政村,近60个自然村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地形特点,按照风沙孬地造林种草,好地建农田林网的原则,提出了西辛营公社发展农业的路子:“山顶草代帽,山腰树围腰,山脚缓坡田,平川林网畦田”,“山水林田综合治理”的思路。重点发展林业,与黄盖淖、白土窑两个公社的林网相联接,形成一个体系,起到更大的保护农田的作用。具体造林办法是“山坡地搞林带,平地建林网,风沙孬地造片林,道路两旁搞绿化”的造林方案。
 


西辛营乡群众造林现场
 
  蓝图实现,需要大量的苗木。面对基础差,缺苗木的实际情况,他把解决苖木作为头等大事去对待。他召开全公社干部、党员大会,发动各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培育苗木。公社率先垂范,建成100亩苗圃一个,百亩果园一处,千亩林场一个,公社还建起千亩良种场两个,有15个大队每队都建苖圃一处,条件好的大队还建起了队办林场。
  有了苗木,造林如虎添翼。经8年艰苦卓绝,坚持不懈的奋战,所绘蓝图,终于实现了。在这8年里,虽土地承包了,但造林积极性仍然未减,妥善处理了造林占地的矛盾;在这8年里,建立了两个万亩稳产高产农田,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条件;在这8年里,造林7万亩,形成片林大小相连,块块相接,荒山荒坡披上了绿装。蓝图的实现,进而达到了与黄盖淖、白土窑两公社的农田林网形成一体,保护着近百万亩的农田。
 


西辛营乡林场
 
  西辛营乡变了,由穷乡变成了富乡。当你走进西辛营乡就会看到,一方方林网、一条条林带、一排排行道树,往往感慨万千。
  李宝金走一处绿一处,到一地绿化一地,经过几年李宝金用汗水,用岁月的痕迹把沽源西部的绿连成了一片,他的梦在一步步实现,但他的追求依然在念念不忘。
 


农田林网冬景
 
  我有幸于八十年代末期在西辛营乡工作了9个月,时任乡党委书记的冀万顺为了让我熟悉工作,常常带我下乡,走村串户。一路上讲西辛营乡的风土人情,介绍李宝金在乡工作8年的点点滴滴。
  当我看到一处处整齐漂亮的大队部;当我看到一个个村办小苗圃;当我看到乡里的两个千亩农场、一个千亩林场、百亩苗圃;当我看到一片片的片林、一条条的林带、一行行行道树……我惊讶、泪目、肃然起敬。从此我成了他的崇拜者。事后多人也称赞西辛营乡是沽源县西南富饶、美丽、漂亮的乡,也是沽源乡镇中一颗耀眼的明珠。
 
【作者简介】


 
  郑志刚,网名执着。1955年出生于河北省沽源县白土窑乡西一棵树村。先后从事数学教学工作十二年,后调至行政直到退休。本人爱好文学又得益于做了五年的文秘工作。近五年先后撰写了自己的回忆录《平凡的人生》、长篇小说《心殇》《暗涌》、纪实文学《奶奶的一生》和诗歌、散文汇集而成的《夕阳漫记》,约有上百万字的作品。年近七十,笔耕不辍。

(责任编辑:红枫)

长按二维码 关注沽源网
历史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