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 信息 生活 尽在沽源网

扫码关注沽源网

精彩内容看个够

张家口今日热点

各区县的新鲜事

当前位置: 主页 > 沽源文史 > 沃土佳话 >

泉子沟老匾背后的故事

时间: 2017-04-01 21:06 来源: 沽源网 作者: 黄生 点击:
  泉子沟村是莲花滩乡榛子沟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莲花滩西南。泉子沟以村中有泉水而得名,此地山川秀丽,风景独特。泉子沟村没几户人家,曾经以黄姓居多,清末民初黄姓人丁兴旺。此支黄姓怀安近亲黄大元,清同治二年(公元1863年)高中武科头名状元。高中后,同宗挂匾。朝廷曾派人到泉子沟为同宗黄姓高挂“状元及第”匾额,此时黄姓荣极一时,此匾额也成立黄姓光宗耀祖的象征,后世续传。可惜的是此匾额后来毁于战乱。
  泉子沟黄姓来自怀安,但是何时移居于此已无从考证。据史料记载: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察哈尔部驻牧宣化、大同边外,沽源之地为正白、镶白旗群牧场,人丁日众,此时移民多来自辽宁边外;雍正初年,招民垦种,授士兵以地,招佃种之,此时移民多来自绥远一代;清朝后期,倡议实边,特简大员就察督办,大批涌入沽源之地,此时移民多来自周边,移民范围基本趋于沽源坝头一线;民国后战祸连年,坝下临近人民苦于生计,逃至沽源,逐渐移于坝上之地。考证泉子沟黄姓的坟冢已历八九代,同时综合黄大元高中后挂匾的时间,泉子沟黄姓始祖应该是清咸丰至光绪年间迁至此地。这个时间也正是戏曲“走西口”的历史年代。
  “西口”是个泛指,狭义的西口指山西杀虎口;广义的西口除了杀虎口外,陕西府谷口、河北张家口、独石口等地也为西口,这些关口即晋北人、陕北人以及河北人走西口的交汇点。
  清代是中国人口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清初通过康雍乾三世的休养发展,到乾隆朝全国人口突破三亿大关。人地矛盾尖锐,大量内地贫民迫于生活压力,“走西口”、“闯关东”、“蹚古道”和“下南洋”、“赴金山”形成近代五股大的移民浪潮,都是以谋生为特点的非官方行为。
  山西北部及张家口西北部土地贫瘠,自然灾害频繁,生存环境的恶劣迫使当地很多人到口外谋生。民间有“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野菜”的旧谣,这也充分说明“走西口”者多为自然灾害引起的饥民。清光绪三年至五年,山西等省大旱三年,出现被称为“丁戊奇荒”的近代最严重的旱灾,甚至部分地区寸雨未下。自然灾害引起的人口流迁,以忻州、雁北等晋北地区最为突出。晋北各州县贫瘠的土地,恶劣的自然环境迫使大批百姓离开故土。在贫瘠的土地,寒冷的气候,无川流灌溉的恶劣自然环境里,当地人生活困苦。每遇灾歉,人们不得不流离失所,奔赴口外谋生。这也是我县大量移民迁入的一个重大历程。
  从山西人走西口的大致路线图看,山西人从山西中部和北部出发,一条路向西,经杀虎口出关,进入蒙古草原;一条路向东,过大同,经张家口、独石口出关进入坝上及蒙古地区。
  “走西口”是一部辛酸的移民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走西口”是清代以来成千上万的晋、陕等地老百姓涌入归化城、土默特、察哈尔和鄂尔多斯等地谋生的移民活动。这一移民活动,大大改变了内蒙古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一批又一批移民背井离乡北上口外的蒙古地区,艰苦创业,开发了内蒙古地区。伴随着“走西口”移民的进程,晋文化作为农耕文化的一部分,通过人口迁移,与当地的游牧文化相融合,形成富有活力的多元文化,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同时口外的内蒙古地区以传统单一的游牧社会演变为旗县双立,牧耕并举的多元化社会。在这一演变过程中,作为移民主体的山西移民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由于山西移民在移民中占绝大多数,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他们将山西的晋文化带到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因而当地的移民文化更多地富有晋文化的特色,也可以说是晋文化在这一地区的扩展。人口的流动,带动了文化的传播,而文化的传播,又拉近了地区间的距离,增强了它们的认同感。所以我们沽源县现在的方言和民俗文化都是和山西相关的。“走西口”这一移民浪潮,大大促进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与内地的交流,进一步增进了蒙汉之间的民族感情,对我们多民族国家的繁荣稳定产生了一定的积极的影响。
  而怀安黄姓始于明代移民,祖居洪洞,“若问老家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先主从山西移至怀安李信屯旧堡(现怀安县王虎屯乡李信屯村)。李信屯旧堡原名“巨德堡”,新堡得名“李信屯”后,“巨德堡”改称李信屯旧堡,也称“大堡子”,今简称旧堡。旧堡是村民为抵御外患自建而成的,系民屯之堡,据说已有2000年历史。黄氏一支在旧堡繁衍生息,到了清后期,由于天灾和生计问题,伴随这中国特殊的移民时代,其中一支迁于沽源坝头的泉子沟村。而未迁的一支出了头名状元黄大元。
  黄大元,字鼎三,生卒年不详,清怀安县李信屯人。黄大元自幼酷爱武术,道光年间,拜柴沟堡的庚子科武举贾致和为师,精进有成,在县学童试中考取了第一名。后来因为家计所迫,离乡到延庆下水磨杜诗家庭当佣工,杜诗见他应事机敏,忠实敦厚,就收他为义子,并聘请武师,让他与自己的儿子同窗习文练武。黄大元坚持不懈,苦练三年,终于学有所成,由县城考试到京师会试,一路夺魁。咸丰五年(1855年)八月,考取武秀才。咸丰八年(1858年)三月,在直隶省乡试中,中武举,排名为亚元。同治二年(1863年)春,经兵部会试,被录取为第一名,为会元,遂成为癸亥科武进士第一人。同治二年(1863年),朝廷开科殿试,同治皇帝偕文武大臣亲临考场,殿试分三场,第一场步射,他又拉开十力之弓,开弓如满月,射箭似流星,射一箭正面中靶心,再射二箭侧斜射圆心,射三箭回头望月穿中心,干净利落地拿下第一场。第二场舞刀花,他拿起120斤的刀,挥舞得呼呼生风,十几招后仍面不改色,气势如虎,众考官看得齐声喝彩。第三场石锁较力,一个彪形大汉勒马向石锁飞驰而来,说时迟那时快,黄大元一个海底捞月,将百余斤的石锁抄起来,继而套住马拽着绕场一周,然后犹如顺水推舟地掷了出去,令皇帝与众考官惊叹不已。黄大元夺得头名状元后,同治皇帝当即传谕,封他为御前头等侍卫,黄大元成了皇宫的最高侍卫官。
  大元考取头名状元之后,同治皇帝下诏,敕造“状元府第”,声名远播,他义父家也因此增光添彩,荣耀一时。黄大元虽然功成名就,但不忘启蒙师傅的栽培,为感念恩德,赠远在柴沟堡的贾致和一块匾额,上书“观德雅化”四个大字,印文为:“天子门生、金殿鳌头、御前侍卫、黄大元印”。贾致和去世后,他还亲自写了祭文,以示哀悼。
  黄大元守卫皇宫,尽职尽责。后来,广东海防屡有海盗窜犯,危及官署,骚扰村舍,边防告急。慈禧太后和同治皇帝览阅奏章后,与众大臣商议选派良将,有大臣荐举黄大元,说他忠诚可信,武艺超群。同治皇帝说道,黄侍卫保卫皇宫有功,但是海防安危事关重大,只好忍痛割爱。于是,传旨命黄大元赴广东一带安邦抚民。黄大元初到广东,就统兵设防,不遗余力,御敌于国门之外,未尝松懈。广东江河纵横,地势复杂,结果,黄大元在一次夜战中阵亡,广东百姓为之举哀。黄大元阵亡的消息传到京城,朝廷上下深为痛惜,同治皇帝降旨将其灵柩日夜兼程护送到故里李信屯,隆重祭奠并予以厚葬。
  如今怀安李信屯黄大元的状元府依旧犹存,而泉子沟的老匾已经无处探寻。同时泉子沟的黄姓,一支迁于莲花滩西坝;一支迁于西辛营富山,此支后又迁于西辛营乡柳石窑沟和白土窑乡的南地房子,而留守于泉子沟的黄姓也日趋没落了。

(责任编辑:红枫网络)

微信扫一扫 关注沽源网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